A4:政工文艺总第3466期 >2024-10-12编印

於我归处,年轮印记
刊发日期:2024-10-12 阅读次数: 作者:范 星

●南京水务集团  范 星

暑月,和朋友去看江苏省美术馆的“2024陈琦:於我归处”个展。走进展厅,光影的美感,情绪的震撼,只一瞬间,我们就被精良的作品代入幻境。

先去看最抢眼的超巨型画幅《2012生成与弥散》,它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宏大而又浪漫。画的缘起是一个个密集衍生的小水滴,延展成层叠汹涌的波浪,流向无尽的彼岸直到湮灭。幽暗的空间里,长达50多米的折页式长卷,正向或逆向去欣赏这幅作品,它像横贯时间简史的长河,也像斑驳命运的沧澜之水,入眼皆是由简至繁,由盛到衰。而作品对面,是不锈钢镜子立面,让人沉浸于地老天荒的虚幻与真实之间。你凝望、思索,体悟逝水的流光……黑白灰点线面在奔涌交汇,描摹着生成和弥散的过程,在时间的维度里,生与灭交替轮回。

陈琦教授个展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以当代水墨木刻版画为表现形式。《美丽乡村》和《盛夏》(故宫)两件作品很别致,采用了一体两面的装置,用吊线悬挂和凹凸的展陈方式去表达。平面空间被解构、变换、重生,似乎在适应着碎片化的时代人类新的视域习惯。我俯身去看这些碎片,它在渲染表达着生活的意绪。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物”背后被作者用哲学视野转换为了“心象”,赋予了复杂的文化寓意,让人意犹未尽。

展厅里其他的画作也很值得推敲,舒展盛开的百合,侘寂萧煞的荷塘,还有贴着面膜眼神桀骜的90后……画里抽象的线条看似杂乱无章,却牵引观者的情绪。陈琦教授一直很善于把水墨的笔性发挥得曲境畅达,作品里氤氲化醇的气息满满当当。

策展人介绍说,这一从江南传统技艺中升腾而出的视觉幻想,是融通宇宙的审美襟怀,也是生命喟叹的哲思萌动。在光影中摇曳,在刻痕中穿越,我驻足在视觉营造把控力一流的展厅里,畅快地感受多棱镜式的艺术场域。

我们被时代裹挟,活得局促而潦草,是不是应该学着释怀?就像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从不设限,自由表达。人的一生过程即是美,当时间从远方扑面而来,把握好自己的时区,不要被糟糕的一瞬间困住自己。刀刻笔耕,刻画好年轮的印记,便可在辽阔的世界里抒发生命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