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子时夜半,城市正眠。23:30分,四名穿着绿色荧光服的工作人员拿着听漏仪进行路面巡查,开始了他们的工作。他们就是来自河南省镇平县水利局供水服务中心的查漏人员。
在城区很多管网老化的区域,一个小小的漏点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破损。因此,只要发现有疑似漏水的情况,不管白天黑夜,听漏小组随时都准备出发,要尽一切可能,又快又准地找到管网漏点,保障用户正常用水,也避免漏水带来损失。
县供水服务中心查漏相关人员介绍道,听漏工是城市自来水管道管理中的一个特殊工种,很少有人熟知。人生了病,医生要望闻问切,才能对症下药。水管埋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出现漏水甚至爆管,就需要先确定漏水点,才能维修,否则挖地三尺找漏点,费时费力更费钱。而听漏工就是诊断水管漏水点的“医生”,是供水抢修的“先锋”。
夜晚城市的道路上,几位听漏工相互配合,不断用仪器紧贴地面,不断寻找耳机里的声音,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道路旁的车辆呼啸而过,仿佛整个世界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只沉静在属于他们耳机里的世界。没过多久,道路下破损的水管被找到了。而下一步就是对破损管道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自来水水管听漏工作需要安静、车流量小的环境,当夜晚全城酣睡时,正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的时间,而且深夜时用户用水量不多,也更有利于他们发现漏水点。确定了漏水点,听漏工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一般要在漏水点的位置打三个孔,并通过仪器再次“听诊”,找出离破损管道最近的位置。
从事这一行业,需要有一双特别灵敏的耳朵和多年艰苦的磨炼与积累。能听到水声不稀奇,能确定漏水点才是真本领。判断漏水点是依据漏水与周围介质发生摩擦产生的声音来判断漏点位置,再加上自来水管口径大小、材质、走向、深度、漏点的大小不同,其漏水声也千差万别。
枯燥、乏味、困倦,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查漏工作日复一日,他们用双脚丈量着城市大地,用双耳找寻管道漏水的蛛丝马迹,两步一听,不紧不慢,稳稳前行。今年以来,大概60多处的漏水点经过他们的精准定位,“小病灶”被及时扼杀,居民的正常供水得到了保障。不论严冬还是酷暑,始终坚守一线,用汗水守护县城的供水“生命线”。
(仵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