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研发的“粤港澳大湾区供水系统全流程低碳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大型供水系统无人值守加压站智慧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分别通过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科技成果评价,两项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供水管网实时爆管识别定位技术与输水管线无人机巡检设备研发、无人值守加压站智慧管理平台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1 “粤港澳大湾区供水系统全流程低碳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
源:瞬变流研究+无人机巡检 保障长距离输水管道安全
▲西江引水工程为广州从70多公里外引入优质水源
长距离输水管道的运行安全保障是供水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项目组通过瞬变流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深化瞬变流理论模型,对西江引水工程进行了瞬变流水力安全分析,特别对设置空气阀、调压塔、可控制止回阀、高点设单向水池等方案进行评价,有效减少长距离输水管道的爆裂风险,保障供水安全,为西江引水工程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南洲水厂无人机基站
而在大规模长距离输水管线监控与数据的实时在线高精度处理方面,项目组首次开发基于无人机智慧机场、云端平台建设和视频流直播应用的输水管线无人机巡检设备,属供水行业内首次研发应用。通过引入微服务架构和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了事故识别与预测准确率超85%,漏失定位精确到100米,消减漏失量超80%,极大提高管线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
厂:攻克滤料板结难题 助力生物预处理节能高效运行
▲高效漂浮型陶粒膨胀床生物滤池滤料干净、滤柄无堵塞情况
项目组针对生物滤池滤料板结,导致曝气不均、能耗升高等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开发适用于湿热环境下给水厂的高效漂浮型陶粒膨胀床生物滤池,在促进滤料膨胀流化、防止滤料板结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解决原生物预处理工艺存在的多个问题,实现生物预处理单元的低能耗高效率运行,出厂水氨氮稳定达到0.5 mg/L以下。
网:供水管网在线监测 爆管定位随时感知
针对超大型城市复杂供水管网实时监测与安全运行的难题,项目组突破复杂供水管网的水力在线精准分析技术,创建供水管网监测网优化布置理论技术,研发出具有精确爆管识别与定位、在线压力调控功能的供水系统在线监测与智能调控平台,实现厂站网联调联控和系统低碳化运行,进一步提升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供水系统全流程低碳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项目技术成果目前已应用于西江引水工程、水厂建设工程、加压站建设工程、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依托输水系统节能关键技术、低碳化水厂运行关键技术和供水管网低碳化关键技术,公司实现节约药耗、电耗、水量等节能降耗效益约8900万元。
▲智慧云平台供水管网漏控一张图-在线实时监测预警
02 “大型供水系统无人值守加压站智慧运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
站:无人值守 “节”尽所“能”智慧管理
项目组研发供水系统无人值守加压泵站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利用传感器、热成像和振动监测模块实现精准实时监测和设备异常诊断,为无人值守加压站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项目组依托广州供水智慧云平台,构建了覆盖加压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无人值守加压站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关键指标的可视化、集中监控以及智能化控制。同时,创新性地推行无人值守加压站的运营管理新模式,实施片区化管理以及一主多辅站点巡检等策略,以提高供水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无人值守加压站泵房
目前广州自来水公司已累计完成14座加压站无人值守智慧化改造,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1440万元,逐步形成以重点枢纽站为主体,无人值守站为发展主线的供水加压新格局,稳步实现生产运行管理模式智慧化、专业化、精细化,为智慧水务高质量发展建设赋能增效。
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在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再发力,积极响应“设备更新改造”“绿色减碳”等政策,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推动供水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州自来水9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