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科技智慧总第3478期 >2024-11-23编印

氨氮超标有效急救指南
刊发日期:2024-11-23 阅读次数: 作者:文章来源:公众号《水处理研究院》

01  生态环境厅通报:环保公司因使用“氨氮去除剂”被刑事立案

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4年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第四批),其中“云南某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案”引起了行业关注。

从以往通报的一些案例来看,面对污水厂氨氮超标问题,有的应对措施“花样百出”,有的因进水超标急得焦头烂额,也有的因一点点超标就被罚数十万元……基本上是各有各的“苦”。

◎ 近日,“泰安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水污染物案”被山东生态环境厅公开通报。案件中提到,污水站负责人为防止氨氮日均值超标,使用软管将自来水接入污水处理站末端排水管道,从而稀释排放废水,其被判刑4个月。

◎ 陕西榆林一污水厂因氨氮超标0.209倍,被罚款12万元;山西朔州一生活污水厂因氨氮日均值超标0.016倍,被罚26万元;天津一水务公司因进水导致氨氮超标1.08倍,被罚10万元。

◎ 20204年9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通报“某市政公司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案”。该公司负责运行的某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负责人,为防氨氮超标指挥他人更换水样,其行为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故而被刑拘。

除此以外,国中水务、启迪环境等环保企业也都曾因氨氮超标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不同程度的罚款、通报和立案。

02  污水厂氨氮超标的常见原因以及对应控制措施

事实上,对于大大小小的污水厂来说,基本都受到过出水氨氮超标的困扰。要是不及时进行工艺调整,轻则出水超标,重则生化系统“崩溃”。

因此大家要弄清氨氮超标背后原因,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对系统进行调整,才能防止水质恶化或缩短硝化系统恢复时间。

氨氮超标的常见原因:

1、有机物导致氨氮超标

CN比小于3的高氨氮污水,因脱氮工艺要求CN比在4~6,所以需要投加碳源来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投加的碳源是甲醇,因为某些原因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很多,出水氨氮等指标飙升。

2、内回流导致氨氮超标

因为没有硝化液的回流,导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回流携带的硝态氮,总体成厌氧环境,碳源只会水解酸化而不会完全代谢成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导致了氨氮的升高。

3、pH过低导致氨氮超标

反硝化细菌对pH值变化不如硝化细菌敏感,在pH为6~9的范围内,均能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但生物反硝化的最佳pH范围为6.5~8.0。pH值过低的话,硝化反应受抑制,氨氮升高。

4、进水氨氮冲击导致氨氮超标

这种情况一般是工业污水或者有工业污水进入生活污水管网的系统才能遇到。来水氨氮突然升高,脱氮系统崩溃,出水氨氮超标,污水处理现场氨味可能特别浓(曝气会有部分游离氨逸出)。

5、温度过低导致氨氮超标

低温下,硝化细菌的繁殖速率降低,体内的酶活性被抑制,代谢速度缓慢。硝化速率一般低于15℃活性开始降低,当温度低于12℃时硝化反应速率显著下降,在污水温度小于8℃时,微生物菌胶团的硝化、反硝化活动受到明显抑制甚至停止。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北方无保温或加热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水温低于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而且MLSS没有为了冬季代谢缓慢而提高,导致氨氮去除率下降。

氨氮超标的控制措施:

1、减少进水氨氮负荷

通过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以及进水量的方式,实现减少负荷的目标。利用在线仪器,监测高浓度氨氮,当发现存在进入情况,利用应急调节池。除此之外,加大抽样监测力度,做好源头把控。控制进水量,能够促使硝化菌恢复。

2、合理控制碱度量

氨氮氧化时,会消耗碱度,pH值会下降,影响硝化进行。基于此,溶液中含有足够的碱度,能保证硝化顺利开展。

经实验表明,如果ALK/N小于8.85,则碱度会影响硝化过程,碱度的增加,硝化速率随之增加。不过如果ALK/N超过9.19,碱度增加,硝化的速率增加效果不明显,甚至会下降。基于此,将ALK/N控制在8~10较为合理。

3、增加生化系统内外回流

一方面,这样可以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进入生化系统的氨氮浓度,从而降低高浓度氨氮或游离氨对硝化细菌的抑制作用。

4、合理控制氧浓度

从处理实践经验来说,好氧段的DO维持在2.5mg/L左右,能够在不浪费能量的条件下,合理地提高氨氮除去率。

5、投加阿拉丁硝化细菌促进剂

硝化细菌是人工富集培养后的微生物菌剂,比常规的细菌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解决了硝化细菌自然生长缓慢的问题。根据污水处理的微生物营养和生理学原理,投加阿拉丁硝化菌促进剂后可以显著提高系统中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速率,促进硝化系统的快速恢复。

硝化细菌既可以用于系统恢复,也可以在不增加池容的情况下提高原有系统的氨氮处理能力。投加后可逐步提高负荷,增加进水氨氮,效果显著。

03  常见硝化系统异常引起的氨氮升高现象、排查和解决措施

现象一:硝化系统混合液pH降低,硝化效率下降,出水氨氮浓度升高。

① 碱度不足。此时检查二沉池出水中的碱度,如果小于20 mg/L,则可判定系碱度不足所致,应进行碱度核算,确定投碱量。

② 入流污水中的酸性废水排放。检查入流污水的 pH,如果太低,可说明有酸性废水排入,可采取石灰中和处理等临时措施,并同时加强上游污染源管理。

现象二:混合液pH值正常,但硝化效率下降,出水氨氮浓度升高。

① 供氧不足。检查混合液的DO值是否小于2 mg/L,如果DO太低,可增加曝气量。

② 温度太低。检查入流污水或混合液的温度是否明显降低,影响了硝化效果。解决对策可以有增加投运曝气池数量或提高混合液浓度MLVSS。

③ 入流TKN负荷太高。检查入流污水中的TKN浓度是否升高。如果升高,则应增加投运曝气池数量或者提高曝气池的MLVSS,并同时增大曝气量。

④ 硝化菌数量不足。首先检查是否排泥过量,如果排泥量太大,则减少排泥量;其次检查是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二沉池飘泥,造成污泥流失,并采取控制对策。如果非以上两个原因,则检查是否入流污水的BOD5/TKN太大,使MLVSS中硝化菌比例降低。可以增大初沉池停留时间,降低BOD5/TKN值。

(文章来源:公众号《水处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