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479期 >2024-11-27编印

学思想 强担当(9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刊发日期:2024-11-27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资料室

学思想.jpg

十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接第3478期4版)

要加强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七大重点流域干流沿岸的重化工等项目,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高农膜回收率,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要发展绿色清洁生产,有效控制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要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74-17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同时,也要清醒看到,过去多年高增长积累的环境问题,具有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污染重、损害大、风险高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扭转。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关系近十四亿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不管有多么艰难,我们都要坚定决心,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4月2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00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8页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1页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集中优势兵力,动员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打一场污染防治攻坚的人民战争。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


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其中,污染防治好比是分子,生态保护好比是分母,要对分子做好减法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对分母做好加法扩大环境容量,协同发力。要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监管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要推进城镇留白增绿,使老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