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务集团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务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两委总体部署。聚焦主业扛牢主责,保障原水运行、深化管网治理,确保水质安全,为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水务之为。
强化原水保障
近年来,水务集团累计投入50多亿元,先后实施引滦明渠清淤、引滦引江连通尔王庄段明渠复线、引滦原水预处理设施等引滦配套项目建设,保障原水运行平稳有序,守护城市给水“大动脉”。目前天津已经形成以“一纵一横”引滦引江输水干线为骨架,五座水库调蓄调度,辐射城乡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在原水供输保障方面,实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统筹分配的供水模式,划分各个水源的供水区域,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空间布局;统筹各类原水资源,实施多项原水工程建设,确保原水管网布局合理、水量充足。
进一步提升原水输配能力。先后实施尔王庄水库加固、潮白河泵站主体工程等原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强双水源输配能力。实现由原水输送向原水调度、水厂运行、供水服务全产业链的转变;运行管理实现由人工管理向智慧水务的转变;社会效益实现由保障供水安全向供水、水环境、水资源综合效益的转变。
治理管网漏损
水务集团多措并举严把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确保管网综合漏损率控制在9.2%。
连续21年实施老旧管网改造,通过老旧管网改造消除供水安全隐患,避免因漏水造成地面塌陷等次生灾害,改善用户的用水感受,有效降低管网事故率和漏损率,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稳定运行。
完善分区计量管理,构建五级分区计量体系,将集团公司整个供水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计量区域,形成了涵盖水厂出厂计量、各级分区计量、小区及非居户计量的管网流量计量传递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流量、压力监测,分析水量变化,及时判断漏水疑似区域,切实为管网漏损控制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强化小区管网漏损控制,推进小区DMA建设,截止目前已建设完成DMA小区1029个,进一步实现精准控漏。
强化漏损管控措施。将漏损率考核纳入区域供水公司年度绩效考核,在漏水抢修、暗漏检测、水量计量、水表更换、营业抄收、供水稽查等方面强化管理,降低管网漏损率。
统筹考虑水厂、供水管网区域集中调蓄加压设施,进行水厂与加压泵站联调研究,优化布置压力监测点,精准识别管网高压区与低压区,切实提高调控水平,逐步实现管网压力时空均衡,降低管网漏失水量。
完成《天津市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规程》课题研究及《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导则》市场监管委立项工作。同时加强稽查管控治理,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现场、底商用户、供热站等区域违章用水专项治理活动。截至2023年底,累计改造完成老旧供水管道约1400余公里、改造居民户内管道108万户、老旧水闸更换2700余台,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免费水量用量约1365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减少150万立方米,降幅9.9%。累计修复明漏共计3164处,治理暗漏1018处,挽回水量约780万立方米。拆迁片漏损治理80处,月均挽回水量6.02万立方米。
提升水质安全
建设全国首家“双证”实验室。2023年,水务集团所属水质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水质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国际CNAS复评审+扩项+变更,并同时完成国家级CMA《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水质常规和扩展指标检测能力扩项评审的“双证”供水实验室。实验室具备生活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二次供水、净水药剂等277项参数的检测能力。
水质中心始终将“把好水质关”作为第一要务,从源头到龙头全面监管,全年365天无缝覆盖,每年承办抽查约1.2万点次,总计监测项目14万项次。此外,水质中心着眼于科技创新,精心培育创新科研平台,成立水质监测创新工作室,以解决水质监测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为未来集团水质提升提供技术储备,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打下基础。
建立三级水质监管体系。水务集团构建从原水到供水领域的监督管理与水质检测、监督考核、闭环运营的三级水质监管体系,“从源头到龙头”加强管理。
在原水水质保障上。常态化对引江、引滦双水源采样监测,确保掌握水质变化的数据基础。同时,在各原水泵站安装水质在线仪表,24小时监测水质数据。加强与上游原水监管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水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对引滦引江上游进行采样调研监测,遇到水质变化立即联系上游单位对源头水采取应对措施,为水厂水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在出厂水质保障上。做好日常监测与抽检相结合。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各产水单位工艺水、出厂水进行抽检。通过产水单位的在线仪表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达到细化管理的目的。建立健全药剂管理制度,定期审查各单位所使用药剂的厂家涉水卫生许可证件等资质,每季度抽查各单位投加的制水药剂质量。加强对新、改、扩水厂水质验收管理,出具检测数据,完成通水运行前的水质验收工作。
在管网水质保障上。从工程并网抓起,保证新管道水质达标。在输水管线的近端、中端、远端和居民经常用水点、管网末梢以及供水分界线附近设立460个具有代表性的管网人工水质监测点和1000余个管网巡视性监测点位,每日开展采样检测。安装109个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点,随时反映出管网水质情况。定期反馈管网水质问题,督促各相关单位开展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8%。用安全优质的饮用水满足广大天津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