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周 明
金华东南方有一座颇有名气的山,叫做积道山,又名“猪头山”。它位于澧浦镇和岭下镇的交界处,距市区大约15公里。它虽然海拔不高,只有300多米高,但却山势险峻,林木葱郁,周边是平坦的田地,仿佛是一座绿色的屏障。积道山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到节假日就吸引了周边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探访。
大自然的造化总是这么神奇,它讲究的是对称和谐。就如金华芙蓉孤峰被巍峨北山所环抱,这南边的积道山也是突兀耸立于连绵南山脚下。两山皆浑圆拔地而起,独特而奇异,是金华南北山水的象征。相传最早有东晋名人葛洪在此炼丹,遗迹有葛仙坞。葛洪炼丹的地方,怪石嶙峋,跌瀑悬泻,空气清幽,风景引人入胜。东南亚知名的黄大仙是否曾来此牧羊,传说不一。然石羊坡山石累累,三五成群,亦状似石羊,或说是葛洪所牧石羊。然葛洪《神仙传》既记“咤石成羊”事,盖亦可寻仙人积道之迹。“积道方可成仙”,此中深意,有禅意,有因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关于积道山的由来,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
相传,盘古刚开天辟地,人间洪水泛滥,水土大量流失,百姓生活艰难。此时,有位火神将军祝融,生得顶天立地,力大无穷,与炎帝共管南方土地。为治洪水,他每天从遥远的天边来回挑山筑坝。一次,将军挑山刚走一程,“咔啦”一声巨响,扁担断了,震得地动山摇,炸出了两条又长又深的水沟,变成了两条江:金华的义乌江和武义江。两座大山也落在江的两岸,这便是如今的尖峰山和积道山。
传说毕竟是传说,山川河流的形成自有其规律。据考证,积道山是浙南仙霞岭的余脉,经过几千万年的风化雨淋,终成如今之貌。清《康熙府志》对积道山记载有云:“连屏拥翠,石磴萦纡,绝顶坦平如掌。”
登山时沿途风景如画,绿树成荫,让人心旷神怡。山路两旁,野花烂漫,鸟鸣声声,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游玩积道山,须得细细品味,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寻找禅意。积道山顶曾有过天圣禅寺的,且香火很盛,是一座千年古寺。清《道光县志》有载:“相传定光佛于此成道,为三佛地之一。”在香火鼎盛的清康熙年间,寺中有僧房120间,僧人500有余。据说天圣禅寺直到文革期间才一扫而空——砖瓦木料都搬到山下去修建了澧浦中学。
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我们感受到了山间的清新与宁静。途中,我们遇到了几个观景台,站在上面远眺,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半山腰处,还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据说这是当年僧侣们取水的地方,至今仍有人前来取水饮用。积道山山顶有颗大樟树,挺拔而粗大。山风吹来,呼呼作响。远眺金华城区,高楼大厦依稀可见,方圆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是时顿然有登高而望远,绝世而清尘之感。
除了自然风光外,积道山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岭下村的坡阳古街,我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古街的韵味与魅力。这条古街被誉为“浙中第一古街”,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流连忘返。
积道,如今不仅是山的名称,更是这里的精神支柱。金华积道山之行让我们收获颇丰。领略了这座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这次旅行不仅让大家放松了身心,还对金华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积道山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