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水务吴淞水厂 胡文怡
这篇文章,其实有个副标题,叫《小胡在称谓变化中的心理变化》,我的经历可能与各位相似,与大家分享一下。
初来乍到,刚入职时,周围的同事喊我叫“小胡”,懵懵懂懂的小胡认真学习岗位技能,想练就过硬本领;过了段时间,有人喊我“胡工”,嗯,这显得有一点专业;再过了段时间,有人喊我“胡师傅”,嗯,这显得我有一点工作经验;又过了段时间,有人喊我“胡老师”,嗯,这显得我既有一点专业,又有一点经验,我要继续提升自己的水平;在厂团支部换届后,有的青年朋友们喊我“胡书记”,嗯,我心想一定要以身作则,发挥好青年模范作用,密切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
在工作岗位调整后,厂党支部书记对我开展任前廉洁教育,我脑中快速地闪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并开始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嗯,没有上述问题。逐渐有人喊我“胡科长”,最初我是欣喜的,是被认可,被赋予期望,但有人喊我“胡科长”需要解决生产的疑难杂症、应急事件的时候,嗯,我感受到了压力,我认识到,这称谓是一份责任,运用手中的权力将水厂生产运营保障好的责任,随着能力提升,小胡科长变得淡定了一些。我更喜欢别人喊我小胡,如果工作交流中一定要加上职务的话,可能“小胡科长”更合适,不忘最初的自己,始终保持谦卑,日三省。
近期,我通过对《条例》和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学习,深刻认识到,权为民所赋,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论我处于哪个层级,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80、90后年轻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例让人痛心,对权力缺乏敬畏,只看到权力带来的五光十色,却没有认清任意用权背后的陷阱,最终不仅没有赢得真正的尊重,反而换来牢狱之灾颜面尽失。年轻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警惕性,才能在“围猎”的糖衣炮弹袭来之际坚守阵地。
但同样面对权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避免犯错而束缚手脚。《条例》中新增的第十九条: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这条新增的规定是对党员干部严管厚爱的具体表现,对年轻干部的包容,让我们更积极地投身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中去。
在“工作八小时”后,“小胡科长”也下班了,但也不能放松要求。“八小时以外”的“朋友圈”和“生活圈”管理好网络行为,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只是场景不同,相关行为表现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们要恪守生活纪律,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把铁的纪律转化为自觉遵循。
未来,各位青年朋友可能会身处制水公司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成为小赵书记、小钱经理、小孙厂长等等,我们要正确对待权力,时刻自重自省,不忘来时路,始终清醒认识到无论职位高低、手中权力大小,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严守法纪规矩,扣好廉洁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