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河北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河北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召开《河北泓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未来水厂人工智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来自水利信息化、地理遥感、人工智能、航空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团队经过深入研讨,一致认为该项目方案设计科学、技术路径清晰,为水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样板。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招标实施阶段。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群众对饮水品质与供水服务的要求持续提升,城市供水保障面临质量、效率双提升的重大挑战。为此,河北水发供水公司围绕省国资委“三年上、五年强”专项行动的部署安排,按照河北水发集团“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业务智能化”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水厂智能管理,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重点聚焦水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涉水数据资源治理保障、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三大领域,通过推动全产业链深层次转型、数据要素创新性配置、研发能力标志性突破,系统推进数智化转型,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双向赋能格局,全面塑造水务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依托河北省科学院技术力量,作为河北水发集团科技创新与“AI+”专项行动的重要实践,河北水发供水公司在定州泓杉水厂率先试行的“低空无人机侦测反制+机器人巡检”一体化系统已稳定运行数月,已累计处置异常飞行2731次,巡检效率提升超60%。
该系统深度融合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技术,既能实时监控空域安全,精准拦截防范区域内的无人机侵入,又能自主完成输水管网及设备设施的精细化巡查。同时,配合部署至本地的DeepSeek R1大模型,该系统还构建起了数据不出域的高效处理体系,实现了管网数据、水质记录等海量数据的深度调用,管理精准度趋近零失误。
特别引入的“发发同学”智能体,具备行业术语理解、多轮对话和复杂场景分析能力。当出现水质异常时,“发发同学”可联动知识库数据、历史维修案例及实时监测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包含修复方案、影响及预测的完整决策支持包,形成“监测-预警-处置-优化”完整闭环,显著提升应急响应的科学性与时效性。随着低空防御网络、机器人集群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耦合,传统水务管理正在经历从“人海战术”向“智能矩阵”的革命性转变,其创新应用不仅树立了水务行业安全管理新标杆,更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水安全提供“河北方案”。
“智能水厂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构建全要素智能生态。”项目负责人介绍,河北水发供水公司创新构建了“空天地”全域人工智能水厂体系,该体系将通过整合卫星遥感高空监测、无人机低空稽查、机器狗地面巡检三维感知网络,构建更加完善的立体化智能系统,为水务决策提供全要素数据支撑。
根据河北水发集团关于“发挥国企压舱石作用、加快向主导型转变”的战略部署,河北水发供水公司新筹建水厂将从规划设计阶段即融入“空天地”全域人工智能水厂体系。同时,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旗下所有水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全省供水保障能力向水利强省标准跨越式迈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该体系还将深度融合低空经济,通过无人机技术的深度应用,可以带动应急救援、低空运输等运用场景的发展,同时利用干渠、管理的区域形成低空经济所需求的空中“高速公路”,配合物流、载人飞行等相关产业,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接下来,河北水发供水公司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持续深化“空天地”一体化智能水务体系建设,打造出兼具科技硬度与民生温度的智能水务样板,为全国智能水务发展贡献更多“河北智能”和“河北力量”。
(曹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