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水务公司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供水服务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升服务效能,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从信息化到智能化:智慧水务的进阶之路
2009年,该公司启动信息化建设,设立公司门户网站,智慧水务框架初具模型;2011年建成SCADA管网监测、OA办公等系统;2013年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网精准管理;2014年整合多系统推出首代智慧水务平台;2022年升级第二代平台,覆盖生产、调度、服务等九大核心功能;2025年1月,智慧调度中心正式投用,实现供水系统全流程可视化管控。
二、六大核心成果 科技助力供水服务提质增效
(一)智能漏损管控
地下供水管线如同城市“毛细血管”,为提高隐匿地下的漏水风险可见性,该公司在城区实施了DMA分区计量,在供水区域的管道上安装了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对管道流量及压力进行实时监控,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管网建模。
目前已在全市设立了95个压力监测点,安装104只分区远传流量仪,其中一级分区6只,二级分区9只。通过计算各节点计量数据逻辑差异,精准定位漏点、爆点和漏水量,从而实现快速应急处理,减少漏水、爆管事件的发生,保障供水系统的水压和水量,确保供水安全平稳。
(二)水质与生产精细化管理
该公司采用先进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利用无线网络将原水、出厂水等数据实时发送至智慧水务平台上,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形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实时预警系统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并立即解决,确保人民群众喝到的每一口水安全、放心。
昌河加压泵站经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管理。同时,采用二维码提升二次供水泵房供水设备管理效率,优化运维管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巡检任务、记录情况,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自2014年开始,该公司推广使用远传智能超声波水表,目前已有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和106401户居民使用智能远传水表,实现了自动远程抄表,极大提高了抄表精准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2022年5月,智能消防栓在景德镇市街头“上岗”,通过GPRS实时在线数据远传功能实时上传消防栓工作状态及监测数据,一旦被破坏发生漏水,会自动向平台发出警报,管理人员即可通过监控系统迅速发现消火栓位置并及时到现场处理,避免水资源浪费,降低供水产销差。目前,该公司已安装67个智能消防栓,今年计划安装30余个。
(三)便民服务再升级
该公司通过“互联网+智能缴费”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通过统一的供水服务热线“96330”和江西水务集团微信公众号24小时服务在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头便可办理各项常用业务。另一方面,打造智慧营收系统及热线工单系统,构建多渠道自助缴费体系,开启便民缴费新窗口,大力提升群众用水、缴费的便捷度。针对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出门缴费不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情况,开发了农村走收系统,让抄表员携带缴费码上门收费或代收现金、现场直接用手机实时销账、打印缴费票据。另外,积极与农村地区柜面网点银行或其他便民缴费机构合作开发相关接口,实现居民就近轻松缴费,让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智慧水务带来的实惠与方便。
(四)二次供水智能监控
利用SCADA系统平台的二次供水监测系统,该公司实现了小区泵房进出压力、水泵电流电压等数据的远程在线监测和实时视频监控,解决了泵站分散管理难题,保障了二次供水安全稳定,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居民用水不受影响。
(五)高效办公自动化
通过网页登录办公自动化OA系统,该公司实现了80余种办公流程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将痕迹管理贯穿企业管理各环节,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管理效能。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处理事务,审批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下一步,景德镇水务公司将探索推出更多便民服务项目,计划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通过用水数据监测居家安全,进一步拓展智慧水务的民生应用场景,让科技更有温度。
(吴 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