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险情抢护
汛期堤、坝、闸、涵等水工建筑物突然出现险情时所进行的紧急抢护措施,又称抢险。大汛期或遇超标准洪水时,或平时高水位时,水压力、流速和风浪加大,各类水工建筑物均可能因高度或强度不足,或存在隐患和缺陷而出现险情。当江河水位由高水位迅速回落时,有时可能出现塌坡和溃堤等险情。寒冷地区的河流,在冬、春汛期还可能产生冰塞、冰坝而壅高水位,使堤防和涵闸出现险情。在非汛期,当水工建筑物运用不当或其他原因,也可能突发险象。凡属险情,必须紧急抢护,避免失事,这是险情抢护的特点,与一般工程的维修和修理的情况不同。
汛期险情:
各种水工建筑物,特别是防洪工程可能出现的险情有:
大坝和堤防的漫溢;
坝(堤)体和坝(堤)基大面积的渗水、管涌与流土;
堤身的漏洞、跌窝;
库岸、堤岸的堤坡的崩塌;
大风浪对水工建筑物的拍打淘刷;
堤坝和其他挡水挡土建筑物的脱坡、滑动与倾覆;
混凝土建筑物与土工建筑物接触处的严重渗水等。险情有时单一出现,有时几种险情同时在一处出现。
抢险工作:
险情,特别是大汛期的险情发展很快,必须立即迅速抢护。平时应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经常和定期的检查、观测、养护修理和除险加固,消除隐患和各种缺陷损坏。为了使抢险主动,汛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思想上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组织上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成立各级防汛抢险机构和组织,人员落实,责任明确,纪律严明。
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汛前备足必要的料物,可按险工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既往经验进行备料,并有充分余富汛期风大浪急,尤其是夜晚抢险,一定要准备好通信联络、交通工具和可靠的照明等。
工程技术上,汛前对工程,特别是堤防及其险工段,进行必要的维修,使之达到一定的防汛标准和防御能力。如有的工程或期局部汛前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则更应具有当险情发生时能进行抢险的各项准备。对所有闸、阀门事先进行启闭操作,避免失灵或临时出现故障。
在抢险进程中,现场必须有坚强的领导,就地统一指挥,要对险情判断正确,措施得当,指挥果断,调动灵活。识别险情是抢险的首要工作,出现险情要立即进行观察、调查和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随即按不同险情,拟定的有效的抢护方案和措施,组织力量快速排险。对水库,除抢险排险外,必要时要降低库水位以缓解险情。当出现超标准洪水时,除按预定方案进行防汛抢险外,应有安全转移群众的措施。抢险属于一种紧急临时性的措施,所用的方法都是临时性的或非正规性的,所用的料物也可能不完全适当,因此,大汛过后或水位降低险象停止后,应重新调查研究,拟定正式的较彻底的处理方案,进行修理。
中国沿大江大河的人民,几千年来与洪水进行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防汛抢险经验,总结和发展了许多抢险技术措施。中国黄河上埽工、柳捆、柳枕、沉排、沉树、堵漏截渗等,长江上应用的开沟导渗等技术,至今仍是险情抢护方面的有效方法。
全国防汛抗旱体系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东南临太平洋,西南西北深入欧亚大陆腹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大部分地区位于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时空变化很大,水旱灾害频繁。
为防治水旱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整修加固堤防27万公里,修建水库86000多座,开辟蓄滞洪区近百处,疏浚整治河道,基本建成了七大江河的防洪工程体系,大大增强了我国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在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方面,首先是确立了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抗旱组织体系,中央设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七个流域机构中,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花江均设立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辽河、海河、太湖设立防汛办公室,负责流域内防洪管理和关键工程调度;各省、地(市)和有防洪任务的县均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报汛站网,还在重点地区建立了防汛专用通信网和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在历年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采取工程措施如加高堤防以提高防洪标准,不仅难度大,周期长、投资多,而且加高堤防也有一定限度,现实可行的途径是在努力提高江河防洪标准的同时,加强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尤其是建设一个高效可靠的防汛指挥系统。当发生洪水时,必须迅速地采集和传输水雨情、工情、灾情信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报,经过分析计算后制定出防洪调度方案,为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保障,这对夺取抗洪斗争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防汛系统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信息采集和洪水预报精度都需进一步提高,决策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因此,亟需在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的同时,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
坝后式水电站
坝后式水电站根据地形与地质情况,采用把发电厂房建在坝侧的山体内的地下厂房,地下厂房由主厂房洞室、主变压器洞室与引水、供气等隧洞组成,在山体内开凿而成。
我国的四川省宜宾县金沙江下游建设的向家坝水电站采用实体重力坝最大坝高161米,坝顶长937.5米。水电站除了在靠左岸建设坝后厂房外,在右岸山体内开挖了地下厂房。地下厂房由主厂房洞室与主变压器洞室组成,4条引水隧洞从上游岸边连通厂房4台水轮机,4条尾水隧洞并为2条后通往下游江边,除此还有进厂交通洞、通风洞、排水洞、出线洞、母线洞、安全兼施工洞等。
许多采用拱坝的水电站,因地形狭窄,厂房只能建在地下,我国二十世纪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就采用地下式厂房。
坝式水电站建库拦截河水,可通过水库调节流量,使得水能利用程度较充分。同时水库可解决防洪、供水等水利问题,综合利用效益高。但是,由于坝的工程量大,而且会带来库区土地、森林、矿藏淹没损失等环境问题,同时移民安置也是困难问题,所以坝式水电站是投资大、工期长的大型工程。
(来源:水利水电资料库、福建水院水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