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退休读者 高定新
今年是《中国城镇水务》创刊40周年的日子。当我看到中国水务网站刊出的“我与《中国城镇水务》的故事”征文活动启事后,心里不禁勾起了对这份报纸的美好回忆。24年来,我从《中国城镇水务》的忠实读者成长为一名通讯员,再发展到成为一名优秀通讯员,非常感谢《中国城镇水务》的支持和鼓励。
故事从这里开始
我从上初中时就喜欢阅读和写一些豆腐块短文,喜欢从报刊书籍中寻找心灵的慰籍,喜欢与心仪的文字耳语。回想当初与《中国供水节水》(编者注:2023年4月更名为《中国城镇水务》)初见还是在2001年5月。那年我到乌鲁木齐市自来水公司(现水务集团公司)办事,看到办公桌上有份《中国供水节水》,拿来一看,立刻就被她精彩的内容所吸引。自费订报23年,剪辑稿件(文/图)千余篇,从此与《中国城镇水务》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记得我在《中国供水节水》报上发表第一篇节水稿件:《节水,我们共同的责任》时,(见 2001年7月7日《中国供水节水》报第一版)看着铅印的文字和印刷的图片,那感觉真是太美了,一种由衷的喜悦和自豪激荡心怀。记得当时一版编辑打电话向我核实相关情况,我心里又激动又佩服。激动的是可以和编辑老师交流,佩服的是编辑老师认真审稿一丝不苟。我拿着邮寄来的《中国供水节水》报给朋友们、同行业们看,给家人讲,哎呀,那喜滋滋的感觉,真是心灵的享受,一种深深的自我陶醉。
后来,又有一些文章、图片陆续也刊登在《中国供水节水》报上。记得是 2002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召开“世界水日”新闻发布会,纪念第十届“世界水日”、第十五届“中国水周”活动,当时我拍了时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玉素甫·艾莎向市民发放节水宣传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的图片和文字报道,一起寄给了《中国供水节水》报,不久我的图片和说明在第一版上刊登出来,看着第一次自己的图片上报,别提有多高兴,内心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快乐。激起我对写作的热爱,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报纸的魅力。
那百花园似的文章、那精美舒畅的排版、清晰华美又朴实简洁的印刷效果,真让人回味无穷。从此我更陶醉于写作的魅力,倾心于文字的欣赏和书写,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写作兴趣,也逐渐与《中国供水节水》报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从此后,写作的劲头更足了。我感恩《中国供水节水》报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找到了更多的兴趣和爱好,体会到了更多的快乐。
热爱藏在报纸里
“今天《中国城镇水务》报纸真好看,尤其是排版和印刷,堪称完美,最主要的是今天副刊上面又有一篇我的文章,我觉得很激动。”我翻阅着手里的报纸,开心地和同事说着。“真没看出来,你现在能够放下手机,每天坚持看报纸,看来报纸会改掉你爱上网的习惯。恭喜文章能够发表,有链接的话,我也拜读一下。”同事接过话茬说道。随着链接转给同事后,我第一时间点开朋友圈转发,不到一小时再次点朋友圈后,发现好多朋友在链接下面点赞转发,这一瞬间,是我写作中最幸福的时刻。
在传统领域谋求创新,承载了许多新闻工作者的心血。从黑白文字稿件融入黑白照片,进入图文时代,再到彩色图文,像一份会讲故事的报纸,拥有了文字更立体、图片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编辑抓住了读者的关注点,不仅将纸质版的内容进行优化,同时开通线上、掌上电子阅读功能,让阅览随时随地。
这份40多年长情相伴和坚守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责任与热爱,他们将党的宗旨、为读者服务转化为行动,用眼睛观察社会发展,用睿智的大脑记录时代,传递正能量。
《中国城镇水务》发展的每一个历史瞬间都被见证并记录着。其实大家都知道,该报撰写的又何止是那一篇篇精美的文字,那是来自于心灵的畅想,是青春的呼喊,更是水务人为生命历程浇铸的一份激情啊!《中国城镇水务》是五彩缤纷的文字花园,它丰富并点缀了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无论在单位和同事们,还是在家和家人都争相传阅她。我想大家喜爱她,固然跟她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有关,也跟她内容丰富、视角独特有关,更重要的是她坚持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感动、使人感悟、发人深思,让我们看到了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人水和谐的基础所在。
我要认真地点赞《中国城镇水务》,其实是为《中国城镇水务》的编辑点赞。文如其人,报也是类似,报纸如编辑、如作者吧。这样想来,也是为我们这些作者自己点赞吧。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因为热爱,我选择了和《中国城镇水务》相知相守;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我在写作的道路上一直坚守本心。这几年时间,我见证了《中国城镇水务》的发展变化,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着我们之间的故事,也印记着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