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清泉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刘 晶
初春的漯河,沙澧河畔的垂柳已抽新芽,微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拂面而来。这座位于河南中南部的城市,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因沙澧双河的滋养而灵动秀美。三日的行程里,我漫步于河畔公园、探访千年文化遗址、感受古镇夜色,更品味了这座“中国食品名城”的独特魅力。
第一站:沙澧河畔,水光潋滟
漯河的灵魂在沙澧河。清晨的沙澧河风景区,河面如镜,倒映着两岸的银杏与垂柳。沿河步道旁,晨练的市民或打太极,或慢跑,与自然和谐相融。河堤上的“音符彩灯”和“流星灯”虽未点亮,却在阳光下显露出精巧的设计。据当地居民介绍,夜晚的河畔才是真正的“高光时刻”——蝶形灯、花形灯与霓虹交相辉映,河面被染成流动的星河,宛如“城在水中映,人在画中游”。
租一艘小船泛舟河上,两岸的垂柳与高楼次第展开,现代与自然的交融在此刻尽显。船夫指着远处的彩虹桥说:“这可是漯河的标志,晚上灯光亮起,桥身如彩虹横跨两岸,连倒影都美得让人心醉。”
第二站:许慎文化园,触摸汉字之源
漯河是“字圣”许慎的故里,许慎文化园自然不可错过。园内以《说文解字》为主题,石刻碑林、汉字演变长廊处处彰显文化底蕴。最令我震撼的是“六书广场”,通过互动装置生动展示了象形、指事等造字法,连孩童都能沉浸其中。园内绿树成荫,春日樱花与古建筑相映,随手一拍皆是诗意画卷。若时间充裕,还可参与拓印体验,亲手制作一份汉字文化纪念品。
第三站:漯湾古镇,夜色如诗
傍晚时分,我前往漯湾古镇。白墙黛瓦的明清风格建筑在暮色中渐次亮起灯火,小桥流水间点缀着荷花灯,仿佛穿越千年。古镇的“文峰塔”是制高点,登塔远眺,整片古镇的灯光如繁星洒落,与远处城市的霓虹形成鲜明对比。沿街店铺飘来阵阵香气,胡辣汤、烩面、卷烙馍等河南特色小吃令人垂涎。推荐尝试“漯河麻鸡”,肉质鲜嫩,佐以本地辣椒酱,滋味独特。
古镇的夜生活不止于美食。花船巡游、古装情景剧等演艺活动轮番上演,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间,为夜色增添了几分灵动。我偶遇一位本地老人,他感慨道:“几年前这里还是片荒地,如今成了文旅新地标,连年轻人都爱来打卡!”
第四站:神州鸟园,亲子乐园的欢乐
若携家带口,神州鸟园是必游之地。园内汇集了孔雀、火烈鸟等数百种鸟类,孩子们可通过喂食互动近距离观察。新增的海洋馆和水上乐园更是人气爆棚,企鹅摇摆的身影引得笑声不断。傍晚的灯光秀堪称“压轴大戏”——光影交织成森林、星空等主题场景,孩子们追逐着地上的投影鱼儿,宛如置身童话世界。
尾声:宜居之城的烟火气
离开前,我特意漫步于老城区的街巷。改造后的社区“四小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游园)随处可见,月季、柿树与青砖小路构成一幅田园画卷。菜市场里,双汇火腿、卫龙辣条等本土品牌琳琅满目,印证着漯河“食品名城”的称号。
漯河的美,不仅在于沙澧河的柔波、古镇的灯火,更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这座中原小城,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脉络,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