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25期 >2025-05-07编印

以水为墨,书写万家民生路
我与《中国城镇水务》的故事
刊发日期:2025-05-07 阅读次数: 作者:范伟华

●山东泰安市宁阳县华龙水业有限公司  范伟华

清晨,我习惯性地翻开《中国城镇水务》,油墨香里藏着无数供水人的心跳。从初出茅庐的宣传员到深耕行业数十年的记者、编辑,他们在这份报纸上酣畅淋漓地尽情挥洒着青春和热血。这份报纸如同一盏灯塔,指引着从事宣传工作两年的我从懵懂中一点点进步、成长。一摞摞写满黑色笔记的采访本、深夜敲击键盘的回响、用户端起水杯时眼里的光,都在报纸的字里行间沉淀成生命的年轮。

初遇:以敬畏之心叩响行业之门

两年前,我从一名仓库管理员走进宁阳华龙水业文秘宣传科,却对着“超滤+反渗透”“管网漏损率”“智慧水务”这些术语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是《中国城镇水务》上刊发的文章,为我推开专业的大门——从“水源地提水”到“智慧水务的神经末梢”,每一期都像老师傅为我讲授供水常识,让我渐渐摸清了“水脉”动向。

第一次采访时,我拿上佳能相机,口袋里装上巴掌大小的记录本和按动速干笔来到供水抢修现场。寒冷的冬季里,在离下水道不远的井坑里,同事赵培义穿着皮靴,拿着冰凉的工具,在20CM深的水里,更换阀门,头上、脸颊上却散发着因忙碌而形成的氤氲……那一刻,我被深深地触动了,于是写下《方寸之间 彰显人间大爱》的通讯稿,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管网抢修人员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的艰辛,技艺的精湛,无声之中升华了供水人在方寸之间,牺牲小我保障百姓用水的精神实质。文章见报那天,管网管理科赵科长对我说:“谢谢范,你把我们的工作写得太到位了,我要把这张报纸,贴到我们办公室里。”

共情:以笔尖温度融化“最后一米”坚冰

真正读懂《中国城镇水务》是在去年冬季,当我读到了报纸上刊发的《郑州水务人一天抢修64处,积极应对寒潮天气》的那一条新闻时,郑州供水人的故事像一团火,烧得我眼眶发烫。或许是受到写作启发,我立即离开办公室,拿起相机、手机、记录本、笔,在连续多日零下12℃的低温里,跟随抢修队成员,穿梭在城市的大小街巷、犄角旮旯,用相机镜头定格华龙人寒潮保供水的精彩瞬间。

夜间10点左右,滴水成冰,路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公司抢修人员接到客服来电,立即驱车赶赴抢修现场,同事栋栋打开阀门井,用皴裂冻得红肿的手指拧开冻裂阀门的瞬间——血珠混着冰碴在手上蔓延,他却笑着对我说:“姐,咱供水人,手是冰的,心得是烫的,情得是暖的。”那一刻,泪珠瞬间涌出我的眼眶,喉咙紧紧的……这就是我挚爱的同事。

归心:以纸短情长守护万家灯火

前几日,我来到物资局家属院老旧小区供水改造现场,一位退休职工李大爷开心地对我说:“我们小区建设时间久远,自来水管线老化严重,以前我们这里三天两头停水,心里堵得很,你们华龙水业就像“及时雨”,主动上门找我们商量自来水管线改造事宜,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给你们华龙水业点赞。”“华龙水业施工人员一大早就来到我们小区施工,天黑了才走,施工干活没影响我们日常用水。关键是改造后安装上远传智能水表,我们可以随时查看用水量,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微信上交水费了,太方便了。”院内张女士紧接着说道。深夜里,我写下了《“堵心事”变“舒心事”,以行动力度托举民生温度》,并配上白天拍摄的图片发给《中国城镇水务》。这篇报道见报后,点击率很高,赢得良好赞誉。

那一刻,我忽然读懂了《中国城镇水务》里的那句“润物无声处,清泉入万家”的深意。我们宣传员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而是时光的摆渡人——把水务人沾着泥浆的坚守、带着温度的匠心、藏着泪光的牵挂,化作铅字与光影,感染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