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526期 >2025-05-10编印

学思想 强担当(12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刊发日期:2025-05-10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资料室

学思想.jpg

十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上接第3525期4版)

我们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大国之间相处,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践行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87页


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要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2018年6月2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29页


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十二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国希望各国都能在处理非洲事务时做到这“五不”。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中非人民的大团结!

《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4-135页


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同处亚太地区,同为发展中国家。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是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好伙伴,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好兄弟。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岛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岛国联合自强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努力。我们对岛国朋友以诚相知、以礼相待、以心相交。中国始终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支持岛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方援助坚持授人以渔。中国主动向岛国开放市场、扩大投资、增加自岛国进口,欢迎岛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在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时的主旨讲话(201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7日


当前,国际竞争摩擦呈上升之势,地缘博弈色彩明显加重,国际社会信任和合作受到侵蚀。我们要把互尊互信挺在前头,把对话协商利用起来,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兼顾,构建命运与共的全球伙伴关系。

《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76页


中欧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和平共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态。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中国致力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方将通过不断挖掘内需潜力,实现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的更好联通、更大效益,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更加强劲、更可持续。

三是坚持多边主义。中方愿同欧方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加强对话和协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是坚持对话协商。中欧要把握好中欧关系合作发展的主流,以对话化解误解,以发展破除难题,妥善管控分歧。

在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会晤时的谈话(2020年9月14日),《人民日报》2020年9月15日


总结中美关系发展经验和教训,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一是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权利,平等相待,管控分歧,求同存异。二是和平共处。不冲突不对抗是双方必须坚守的底线,美方提出中美可“共存”,还可加上两个字,即和平共处。三是合作共赢。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要坚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输我赢。

在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的谈话(2021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