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党宣部 黄兆骥
福建省福州市长吴贤德在今年年初向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工作安排中,多处体现“水务排水元素”。报告还就2025年做好新改建雨污管网及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明确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防涝的发力方向。
过去的一年,作为福州市城区排水设施特许经营单位以及城区排水防涝的主力军,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完成了哪些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点一:聚力争先 排水为民
报告指出,2024年,福州市6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完成新改建污水管网115公里,深化“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闽江干流(福州段)国控断面Ⅰ-Ⅱ类水质比例达100%。
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服务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福州水务集团始终牢记国企责任担当,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指导所属排水公司优质高效地完成2024年各项排水系统完善工程,将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到实处。
这一年,所属排水公司累计完成19公里污水管网新建与提升改造,涉及朝阳片区管网修复、福州市政管网排涝提升工程(连坂片区)及福州市城区随路污水管网建设等多个项目,持续补齐城区排水设施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率及城区排水防涝能力,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这一年,所属排水公司系统化梳理城区雨水管网的脉络、收水口与排口标高之间的关联,精细化分析城区排水防涝薄弱区域的痛点、难点,在城区积水内涝风险较高的地段,高质、高效开展快排通道建设及雨水收水口扩大改造工程,2024全年完成140个快排通道建设,625个雨水收水口扩大改造。同时按照《福州市城区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完成10处易积水风险点的专项整治,切实提高城区排水防涝保障水平。
看点二:建好管网 扮靓乡村
报告指出,2024年福州市坚持“四大平衡”,实施城中村改造12个。
这一年,在先农村,福州水务集团所属排水公司新建2.8公里污水主管、7公里接户管以及11公里的厨房、洗涤池接户管,形成了“排水户—污水支管—污水干管—污水处理厂”路径完整的雨、污水收集系统,实现先农村污水全收集,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
在中下村,铺设1.9公里压力管和8米排水管,完成了涵洞清淤94.2立方米,并新建包括1座泵井、1座闸门井、2座排气井、3座排泥井以及1座消能井在内的多项关键设施,不仅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还保护了闽江的水质。
在登云片区,于登云溪西侧新建登云污水提升泵站一座,并在上游新建65米污水接驳管接入登云路现状污水管道,下游沿登云溪建设配套污水压力管1.4公里,末端成功接入连江北路污水干管,污水汇入洋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解决了登云片区困扰已久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看点三:巡查养护 保驾护航
报告指出,2024年,福州市举办了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第四届数博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这一年,集团所属排水公司做好数字峰会、世航大会、海装展、海交会、高考、中考期间的排水保障工作,组织骨干人员对场馆周边排水设施及易涝积水点、重点排水户单元排查养护,开展全方位“健康体检”,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管线淤积等问题同步开展清疏、清掏工作,全面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同时强化人员设备值守,顺利保障各重大活动、会议场所附近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看点四:修复病害 提升“颜值”
报告指出,2024年,烟台山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这一年,集团所属排水公司完成了烟台山立新路(麦园路-公园西路)管网排涝提升工程,解决了周边排水户雨污混排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道路管网排水能力。此外,为守护榕城“烟火气”,2024年,水务排水尖兵还在朝阳片区开展污水管网清疏检测、修复,混接改造,在上下杭新建污水管道,在达明路美食街定期清掏保养,解决了上述区域原存在的雨污水混接、冒溢、污水高水位等问题,同时,在福州各处商圈、景点和周边主干道,所属排水公司从人员应急值守、管网巡查监管、排水设施维护等方面多点齐发,筑牢城市地下“生命线”,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新的一年,福州水务集团继续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指导所属排水公司秉承“排水治水 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聚焦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雨污管网新建改造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污水集中收集率等主要工作目标,深入实施台风灾后提升、城市更新雨水泵站提升改造等工程,加快实施易涝点整治及快排通道建设、平侧结合改造和雨水口扩大改造,通过持续更新改造雨水管网,将一年一遇的薄弱区域逐步提升至3至5年一遇水平,增强城市排水韧性。同时,围绕污水集中收集,采取“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综合施策,深化推动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背街小巷补短板、城中村污水收集、截污系统完善等工作,完善信息化监测分析,进一步推动我市污水处理工作提质增效,助力提升省会城市宜居水平,精心打造更加美好的海滨城市、山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