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重金属离子废水
重金属离子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
二、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有哪些?
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有:铜、铅、锌、铁、钴、砷、汞、铬、镍、锰、镉、汞、钨、钼等等。
三、重金属废水的特点
1、毒性强且具累积性
重金属离子(如汞、镉、铅、铬)即使在微量下也具有高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富集,导致慢性中毒(如痛痛病、水俣病),威胁生态和人类健康。
2、持久性与难降解性
重金属无法被自然降解,长期滞留于环境(如土壤、水体),可能持续数十年,修复困难,与有机污染物形成鲜明对比。
3、形态多变
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形态可能随环境条件(如pH值、氧化还原条件等)的变化而转化。不同形态的重金属离子其活性和毒性也可能不同。
4、水质水量波动大
行业差异(电镀、采矿、化工)导致废水成分各异(如铬、铅、锌);同一工厂不同工序排放差异大,需灵活调整处理工艺。
5、处理技术复杂
处理的方法多样,主要源于重金属种类多样,废水成分复杂,处理标准严格以及及时应用中的多重挑战。
6、严格法规与高标准要求
各国设定严格排放限值(尤其汞、镉),推动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如零排放工艺),监测成本高,违规处罚严厉。
四、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哪些?
1、生物法
生物法指的是借助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富集等作用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类型:微生物吸附(如硫酸盐还原菌)、植物修复(浮萍、水葫芦)。
优点:环境友好、成本低。
缺点:处理周期长(数天至数周);对毒性耐受性差,易受水质波动影响。
2、物理法
物理法指的是在不改变重金属离子化学形态的条件下,通过吸附、浓缩而分离的方法。
此法主要有: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蒸发和凝固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等。
2.1 吸附法
材料:活性炭、生物炭、沸石、MOFs(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如石墨烯)。
优点:适合低浓度废水,部分材料可回收重金属。
缺点:吸附剂成本高(如MOFs)、再生困难;竞争离子(如Ca2+、Na+)影响选择性吸附。
2.2 膜分离法
类型:反渗透(RO)、纳滤(NF)、电渗析(ED)。
优点:高效、可回收水资源。
缺点:膜污染严重,维护成本高;高盐废水易导致膜结垢;能耗较高。
2.3 离子交换法
材料:树脂、天然沸石、合成沸石。
优点:选择性高,适合贵金属回收(如电镀废水中的铜、镍)。
缺点:树脂易受有机物污染,寿命短;再生需强酸/碱,产生废液。
3、化学法
化学法指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方法。
此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化学和高分子重金属捕捕捉法等等。代表性的是硫化物沉淀法(重金属捕捉剂JCET-1),将重金属废水pH值凋节为一定碱性后,再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硫化物,使重金属离子同硫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然后被过滤分离。沉渣量少,容易脱水,沉渣金属品位高,有利于金属的回收。
①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广泛应用于工业重金属废水处理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向水体中投加化学药品,通过沉淀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包括氢氧化物沉淀和铁氧体法。
②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颇具竞争力的水处理方法,它是应用电解原理,通过电极反应和重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来实现对废水净化。随着科技发展,传统电化学处理工艺的改进以及新型电化学反应器的研制,使电化学法在重金属废水治理领域的应用更为有效,更加广泛。
③高分子重金属捕捕捉法
重金属捕捉剂JCET-1是一种与重金属离子(铜、镍、锌等)强力螯合的化工药剂,采用接枝合成工艺,其枝链上的螯合基团能螯合重金属形成稳定不溶物而沉淀,从而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原理:通过多种螯合基团对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生疏水性结构而沉淀
优势:用量少,去除金属能力强
去除率:对废水的重金属离子率大于95%
适用行业:适用于电镀、线路板、表面处理、电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
【项目参数】
名称:重金属捕捉剂JCET-1
pH值:7.5-11
螯合含量:≥1.2mmo1Cu/g
外观:白色固体
规格:25kg/袋
游离碱:≤0.5
功能:通过多种螯合基团队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生疏水性结构而沉淀;
储存条件:储存环境应当阴凉、通风、干燥处。
(来源:洁澄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