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540期 >2025-06-28编印

以脚步为笔 书写城市的诗意与力量
刊发日期:2025-06-28 阅读次数: 作者:邓娜飞

●汝城县自来水有限公司  邓娜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孩提时,这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便在我心中种下了对西湖无限向往的种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这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向来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寄情抒怀的理想之地。乾隆皇帝五次下江南,康熙皇帝三次微服私访,杭州的魅力可见一斑。多年来,跑遍杭州城,领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景观,成了我心底的梦想。

中签了!中签了!连续五年报名,心心念念的杭州马拉松,今年终于中签了!在杭马出签的那一刻,兴奋瞬间将我淹没,我迫不及待地给跑友们打电话分享这份喜悦,巧的是,有3个跑友也中签了。于是,在那个充满希望的日子,我们迎着朝霞,踏着晨雾,翻山越岭,千里奔赴,只为揭开杭州这层“蒙娜丽莎”般神秘的面纱。

杭州,是一座骨子里都透着古韵之美的城市。它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坐拥三大世界遗产:柔美的西湖、悠悠的古运河、举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2024年11月3日,杭马的赛场上,来自五湖四海的3.6万名马拉松爱好者齐聚一堂。我们从古香古色的北山街出发,一路跑到美景如画的杨公堤;从绿树成荫的虎跑路,奔向雄伟壮丽的复兴大桥;从钱塘江畔的城市天际线,迈向热情盛放的“大莲花”奥体中心。这一路,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流动城市画卷,目光所及之处,一步一景、一景一画,每一幅画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生动展现着杭城千年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引人入胜,催人遐想,如梦如幻。

清晨7:00,万人齐唱国歌,激昂的歌声响彻云霄,拉开了这场马拉松的序幕。发号枪响,3.6万“勇士”便争先恐后如潮水般向前奔涌。而我,半月前小腿韧带拉伤,走路还一瘸一拐,但因为太爱这座城市,即便前路艰难,我也决心用脚步丈量整个杭州城,领略杭州城的每一处风光。“跑过风景跑过我”,我要在杭州城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随着人流,不知不觉间,我跑到了西湖边。“钱塘风月,西湖柳”,在这个山山秋色树树黄,叶叶缱绻韵悠长的暮秋,西湖边的垂柳依旧以轻盈的姿态,温柔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微风轻拂,柳枝随风摇曳,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此时的西湖柳,恰似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少女,让人移不开眼。此情此景,我不禁念起徐志摩的诗:“那河畔上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或许是供水人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面对澄澈的西湖水,我停下了脚步,伫立在水边,静静吹着西湖的风。此时的西湖水清如水晶,澄澈通透;蓝如天空,纯正深沉;明如瑶镜,光鉴可人;亮如碧玉,完美无瑕。上善若水,我只愿做一个如水般的女子,纯洁、包容,与世无争。抬眼望去,白堤上,那对因寻差了罗盘经、错投了世纪而错过彼此的眷侣,在今生今世的今天,终于相拥在断桥上,他们正倾诉着千年离索的思念,让人感慨万千。

湖面白雾缭绕,袅袅升腾,与若隐若现的青山相互映衬,恍若置身画舫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仙境之感油然而生,又不禁让人涌起“仗剑走天涯”的英雄豪情。望着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水,我不禁想起,在国家南水北调时,我曾做过一个梦。梦中,在西湖中间矗立着一座千丈高的水塔,将西湖水抽到塔上,送往水源稀缺的北方。同时,塔上搭建了多个观景台,游客能够俯瞰整个风景旖旎的西湖。让家家户户都能畅快用水,是我,也是全体供水人一直坚守的初心,更是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加油!” 一位跑过身旁的跑友的呼喊,将陶醉在沉思中的我唤醒。还有漫长的路要跑,我打起精神,抬起腿继续向前跑去。告别湖光山色的西湖,便来到了林茂景美的虎跑路。刚到路口,一阵阵香气迎风扑鼻而来。前面的跑友兴奋地大喊:“快看,快看,树上好多松鼠!”长长道路两旁,苍劲的香樟树以最优美的姿态倾斜着身子,恰到好处地与对面的伙伴将整条路架成了一个半圆顶的绿色顶棚,宛如一幅天然的油画铺展在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沉浸在这秋日的饱满与静谧之中。树枝上,许多可爱的松鼠上窜下跳,它们似乎正用翘首挠耳的动作,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

我一路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中,不知不觉忘记了腿伤的疼痛,原来美景真的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跑到 26 公里时,远远望见江上横跨着一座桥,宛如飞燕轻盈掠过水面,那便是复兴大桥。它连接着钱江南北,造型简洁流畅,功能十分丰富,上层设有双向 6 条机车通道,下层是地铁通道、公交专用通道及行人、非机动车通道,还贴心地为游人设置了多个观景平台,已然成为了杭城的地标。看到它,我不禁想起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二层的跑道上,有跑友大声喊着:“国家有力量,人民有信仰!”或许此时的他和我一样,被这座大桥的巧妙设计和雄伟气势所震撼。身后,“法海”领着“白娘子”和“许仙”,带着众人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激昂的歌声回荡在江面上,萦绕在大桥间,勇士们备受鼓舞,步伐愈发坚定。

随着脚步的移动,我缓缓来到了钱塘江畔。此时的钱塘江显得格外平静、安宁,既不像孟浩然笔下“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那般气势磅礴,也不是罗隐笔下“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的汹涌澎湃,更不是刘禹锡笔下“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的波澜壮阔。此刻的钱塘江边,除了跑者们富有节奏而有力的脚步声,便是热情的市民不遗余力的摇旗呐喊声,还有热心的志愿者给跑者们送补给的吆喝声。脚步声、呐喊声、吆喝声,交织成一曲和谐的乐章,声声入耳。一群白鹤在江面上盘旋飞舞,远处的山、近处的水、空中的白鹤,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正如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江的尽头,住在钱塘江畔的“苏小小”衣袂飘飘,犹抱琵琶半遮面,弹奏着优美的琵琶曲,那声音如泣如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声声优美动听的旋律,让跑者们忍不住一步三回头,沉醉其中。此时,我跑到了33公里处,同来的跑友打来电话,说他在31公里处腿抽筋了,估计要放慢脚步,但他表示一定会坚持到终点。我坚信他一定能做到,而此时我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原来拉伤的左小腿出现了淤血,疼痛难忍,全身的重力都压在了右腿上,右大腿也因负荷过大充血,肿胀得厉害。但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就是马拉松精神。目标就在前方,只要心无旁骛,即便脚步沉重,也要笑得灿烂。

因为爱上这座城,所以来跑这场马拉松;而跑这场马拉松,又让我更加深爱这座城。一路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处都像是大自然和历史馈赠的珍宝。路边的志愿者大声对我说:“加油,还有一公里就到终点了!”这时,我看到了远处的奥体中心“大莲花”体育馆,我仿佛看到了 2023年马龙、孙颖莎等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挥洒汗水的场景,也看到了苏炳添为了夺冠拼尽全力、分秒必争的速度与激情。此刻,我热血沸腾,全身的细胞都被点燃,在最后一公里,我仿佛脚下生风,以4分配的速度全力冲刺,结束了这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最终,我以4小时33分完成了这场42.195公里的艰难而愉悦的马拉松赛。

半个小时后,同来的跑友也一拐一拐地跑过了终点。我为他坚强的毅力喝彩,也为自己的坚持不懈感到无比自豪。马拉松让我明白,痛苦只是暂时的,而放弃却是永恒的。生命最宝贵的,不是终点的喝彩,而是在过程中意志力的淬炼。

这场杭马,是我与杭州的一场浪漫约会,它让我更深刻地领略了这座城市的魅力,也让我在挑战自我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它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旅程,让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愈发深沉,对未来的挑战充满勇气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