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42期 >2025-07-05编印

襄阳启动24亿城市水源替代工程 百万居民将畅饮优质“丹江水”
刊发日期:2025-07-05 阅读次数: 作者:综讯

6月29日,湖北省襄阳市迎来历史性时刻——总投资约24亿元的城市水源替代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一工程不仅标志着襄阳供水格局的深刻变革,更承载着百万居民对优质饮用水的热切期盼。

破解供水瓶颈,回应民生关切

襄阳因水而兴,汉江作为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土地。然而,随着城市发展重心东移及汉江上游来水减少,原有供水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汉江水质波动、供水能力不足、管网互联互通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襄阳城区年用水量达1.9亿立方米,而汉江水源的稳定性已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在此背景下,襄阳市委、市政府将城市水源替代工程列为“一号民生工程”,旨在通过引入丹江口水库优质水源,构建“双水源”保障体系,从根本上破解供水瓶颈。

三大系统构建“供水高速公路”

该工程依托湖北省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鄂北调水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总投资24亿元,涵盖原水系统、净水厂、输配水管网三大核心部分。

原水系统:改造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高新分水口,新建20公里原水主管道及27公里连通五水厂管道,确保丹江水高效输送。

净水厂工程:新建一座近期规模40万立方米/日、远期规模60万立方米/日的现代化水厂,同步升级改造五水厂,采用先进处理工艺,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输配水管网:铺设东津至襄城、樊城至襄城两条过江连通管道,形成“一网两厂五片区”的供水格局。其中,“一网”指全市统筹调度的供水主干环网,“两厂”以五水厂和新建水厂为核心,“五片区”覆盖襄城、樊城、东津、襄州、鱼梁洲五大区域。

四大优势铸就民生典范

水质跃升: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Ⅰ-Ⅱ类(优良),远优于汉江水质。工程建成后,襄阳城区居民将告别“有水吃”的历史,迈入“吃好水”的新时代。

成本降低:新水厂选址高新区,紧邻鄂北调水工程分水口,地势较高,可利用自然重力实现向襄州、东津、樊城等区域自流供水,年节省加压成本超千万元。

安全升级:通过环状管网设计,消除单点故障风险,供水安全性提升30%以上。同时,汉江水作为备用水源,形成“双保险”机制。

生态惠民:工程关停二水厂,释放汉江岸线资源,为文旅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据测算,汉江沿岸将新增超10公里生态景观带,带动旅游收入增长。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2025年6月28日,中环保水务投资公司、湖北省水利发展集团与市政府、汉江国投、襄阳水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发挥央企、省企和地方国企优势,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

根据规划,工程预计2027年建成通水。届时,襄阳城区将形成“丹江水为主、汉江水为备”的双水源格局,年供水能力提升至2.5亿立方米,满足170万居民需求。

(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