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的源泉,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然而,你真的了解水吗?你知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关吗?你知道饮水过多会引发水中毒吗?本文将带你探索水的有趣冷知识,从历史到科学,从日常使用到奇妙用途,让你对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人体的70%是水
人体中大约70%的质量是由水构成的,这一比例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有所差异。新生儿的体内水分占体重的80%左右,而成年男性的平均含水量约为60-63%,成年女性则为52-55%。再具体一点,人体各个组织中的水分含量也不同,例如血液中的水分含量高达94%,肌肉中为75%,即便是看似坚硬的骨骼,也含有31%的水分。这些水分在人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代谢、营养运输和废物排除等。
2.人体每天至少消耗2.5升水
研究表明,20至35岁的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而30至60岁的女性则为3.3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数值会逐渐下降,到90岁时,男性和女性的水周转量均降至约2.5升。此外,生活在炎热潮湿环境中的人群以及运动员的水周转量更高。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温或高强度活动的情况下。
3.人每天应该喝多少水
虽然人体每天的平均需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但这些水分不仅来自饮用水,还包括食物中的水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一般来说,成年男性每天应摄入约1700毫升水(相当于8杯水),而女性则为1500毫升。在高温或高强度活动的情况下,需水量会显著增加。
4.饮水过多会引发水中毒
当人体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时,肾脏无法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就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此时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下降,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这种现象就叫水中毒。每小时饮入超过2升水,持续超过2小时,就可能引发水中毒。水中毒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紊乱,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脑水肿和死亡。因此,尽管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对健康至关重要,但也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防止水中毒的发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人每天的饮水量不应超过4升。
5.纯净水并不完全纯净
尽管纯净水经过多重过滤和处理工艺,去除了大部分杂质和细菌,但它并不完全纯净,通常含有低于50毫克/升的溶解性固体。纯净水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能够迅速溶解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并随排泄物排出体外。除此之外,纯净水中还缺乏钙、镁等矿物质,长期饮用可到导致微量元素不足。因此,从健康角度来看,纯净水并不是人类最佳选择。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主要在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水的硬度以每升水中碳酸钙的含量来衡量,0-75 mg/L为极软水,75-150 mg/L为软水,150-300 mg/L为中硬水,300-450 mg/L为硬水,450-700 mg/L为高硬水,700-1000 mg/L为超高硬水,大于1000 mg/L为特硬水。软水通常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如雨水和雪水。硬水则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如山泉水和地下水。软水在生活中常用于清洗,例如洗浴时使头发柔顺,洗衣时使衣物柔软。而硬水则富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如钙和镁,有助于补充这些微量元素。然而,长期饮用硬度过高(碳酸钙的含量超过450 mg/L)的水可能导致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
7.地球上只有 3.5% 的水是淡水
虽然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其中只有3.5%是淡水。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立方千米,但其中大部分难以直接利用,因为这些淡水主要存在于冰川和极地冰盖中,占淡水总量的68.7%。在人类日常使用的淡水中,地下水约占淡水总量的30.1%,而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仅占0.3%。总体而言,人类能够直接饮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
8.水可以影响气温
水体在调节气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水面反射率较低,使得水面净辐射比陆面高出12%至30%,可以吸收更多热量。其次,水体在增热时,大量热能通过水面向下传导,而这个过程中,热能被消耗,导致水温上升缓慢。最后,水的热容量(比热容)大,使得水温降低也较为缓慢。这些特性使得水域上方及其周围地区的温度变化幅度较陆地小。例如,洞庭湖的研究显示,湖泊水温每十年上升0.35℃,而同期气温只上升0.19℃。
9.水是地球上唯一以三种物理状态自然存在的物质
水是地球上唯一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理状态自然存在的物质。水在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在低于0℃时,水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冰川和极地冰盖中储存了地球上69%的淡水。同时,虽然水的沸点为100℃时,但即使在低于100℃的温度下,空气中仍然存在水蒸气。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不断运动,部分水分子能够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态水中逃逸,进入气态。这种现象称为蒸发,即使在室温下也会发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在全球水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降水和气候模式。
10.全球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关。例如,每年有约5000万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此外,全球约有35%的心血管疾病、70%的结石病和90%的肝炎病例都与水污染密切相关。在中国,约有1.7亿人饮用过被有机物污染的水。水污染导致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和结石病等。
11.世界上水质最好的国家
根据多项国际评估,芬兰被认为是世界上水质最好的国家。芬兰的水资源管理水平在全球名列前茅,当地居民享用干净饮用水的比例达到了100%。为了确保水质,芬兰政府投入了30亿欧元修建了120公里的输水管道,这些管道铺设在地下36米深处,并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防治水污染技术。
12.瓶装水 90% 的成本来自瓶子本身
瓶装水的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包装环节,而非水本身。事实上,每生产一瓶550毫升的瓶装水,成本约为0.278元,其中瓶子的成本占据了90%。制造塑料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另外,瓶装水的成本不仅体现在生产上,还包括运输和环境成本。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