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水务设施管理所 何冠宁
引言
城市水危机管理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及加强水质监测、防洪抗旱等措施,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水务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及应急响应的迫切需求。智慧水务作为现代科技与水资源管理的完美结合,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科学管理和智能决策,为解决城市水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对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应对策略的研究成为重要的课题。
1 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的意义
1.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水务通过实时监测水质、水量、水压等关键数据,为管理者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能力,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处理,发现水资源管理中的规律和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智慧水务系统能够根据水质情况自动调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与出水水质。在水资源回收方面,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废水的分类收集、高效处理与再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2 加强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
水质监测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智慧水务通过部署在水源地、水厂、管网、排水口等关键节点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系统能够立即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有效预防水污染事件和供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智慧水务还能够对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控制和能源消耗进行优化,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 提升防洪抗旱能力
城市防洪抗旱是智慧水务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智能防洪抗旱系统,城市可以实现对河流水位、城市排水情况等的实时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在洪涝灾害发生时,通过精准控制水资源调度,确保洪水能够及时排泄,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1.4 实现智能决策支持
智慧水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分析城市用水需求、水质变化趋势等,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移动应用、在线平台等方式,增强市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的良好氛围。
2 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2.1 智能水质监测
智能水质监测是智慧水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城市供水系统、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水质状况。
第一,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水中的溶解氧浊度、pH值、重金属含量等关键指标,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水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智能预警,一旦发现水质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水质安全。
第二,智能水质监测不仅提高了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还降低了人工监测的成本和风险。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可以揭示水质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2.2 智能水源管理
智能水源管理旨在通过科技手段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这包括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水源地的水量和水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GIS)进行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以及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水资源的精准调度。首先在智能水源管理系统中可以实现对水源地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管理。例如,通过安装在水源地的智能阀门和流量计,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水源的流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系统还能根据天气、季节和用水需求等因素,自动调整水源的调度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智能节水设备
智能节水设备是智慧水务在节水方面的重要应用首先,这些设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用水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例如,智能水表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用水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用户发现节水潜力。其次,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资源浪费;智能马桶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通过改进设计和技术,实现了更高的节水效率。智能节水设备的普及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公众的节水意识,还促进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节水,既满足了人们的用水需求,又保护了宝贵的水资源。
2.4 智能防洪抗早
智慧水务在防洪抗旱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集成气象、水文、地质等多源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洪水预测和旱情监测,可以实现对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首先在防洪方面智能防洪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河流水位、降雨量等关键参数,并通过模型预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一旦预测到洪水即将来临,系统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发布预警信息、启动排水设施、组织人员疏散等。其次,在抗旱方面智能抗旱系统能够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2.5 智能决策支持
智能决策支持是智慧水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决策科学等技术,为水务管理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决策支持。首先,通过整合和分析海量的水务数据,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揭示水务管理的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在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综合考虑水源地的水量、水质、用水需求、天气因素等多种因素,通过模型模拟和优化算法,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其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系统也能迅速提供应急响应方案,确保水务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6 跨区域合作与共享
智慧水务的跨区域合作与共享是应对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由于水资源具有流动性、共享性和稀缺性等特点,单一城市或地区难以独自解决水危机问题。因此,需要加强跨区域的水务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水危机挑战。首先,通过智慧水务平台,不同城市或地区可以实现水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流。这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水资源调度数据、防洪抗旱数据等。通过数据共享,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状况和问题,为跨区域的水务合作提供基础。其次,智慧水务平台还可以促进跨区域的水务协作和联动。例如,在应对跨界水污染问题时,相邻城市可以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在应对洪涝灾害时,不同城市也可以共享防洪资源和经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跨区域合作与共享不仅有助于解决城市水危机问题,还能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加强水务合作和信息共享可以推动区域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的应用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案例一:广州市白云区智慧水务项目
广州市白云区智慧水务项目依托百度智能云全栈自主可控的AI技术构建了智能跃阶的“水务大脑”实现了水务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该项目通过集成视频监控、水位监测等多源数据,实时掌握江河湖库的关键信息,智能预测洪涝风险,为区域防汛减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项目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水利工程设施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安全性。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广州市白云区的水务管理水平,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智慧水务建设模式。
3.2 案例二:深圳环水集团智慧水务项目
深圳环水集团在智慧水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基于在线水力模型与人工智能的供水自适应调度建设项目”通过应用水量预测模型、在线水力模型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供水系统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了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同时,深圳环水集团还建设了“超大城市污涝共治数字化排水一水环境管理平台”,通过集成气象、水文等多源数据,实现了对洪涝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了城市的防洪抗旱能力。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深圳市的水务管理水平,还为超大城市的水务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3.3 案例三: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
上海市通过引人智慧水务理念和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全市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和水质监测等领域的全面智能化管理。上海市智慧水务系统通过智能监控与预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提高了供水质量。同时,系统还通过优化水资源调度和防洪措施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上海市智慧水务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4 案例四:武汉城投水务集团智慧水务项目
武汉城投水务集团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金口水厂智慧水务升级改造工程”成功入选住建部“2024年智慧水务典型案例”。该项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对金口水厂的全面感知、数据挖掘、预警预测、智能控制和智慧决策。项目实施后金口水厂的日常业务管理效率提高了50%,事件及运维处置效率提升30%左右,同时降低了取水送水电耗和药耗。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武汉市的水务管理水平,还为其他地区的水务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以上案例表明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智慧水务实现了对城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科学管理和智能决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
4.1 技术挑战与对策
智慧水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水危机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挑战。例如,智能水务技术成本高、技术标准缺失、信息安全和私密性的考虑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技术研发投人,降低技术成本;二是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三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4.2 管理挑战与对策
智慧水务的实施需要改变传统的水务管理模式和流程,这可能会遇到管理上的挑战。例如,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与共享难以实现;人员培训和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与共享机制建设;二是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和维护保养力度;三是建立监督与考核机制,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4.3 资金挑战与对策
智慧水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资金挑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政府加大对智慧水务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二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水务建设;三是公用事业民营化(public and piivate partnership,PPP)等模式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5 结束语
总之,智慧水务作为现代科技与水资源管理的完美结合为解决城市水危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水质监测、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智能防洪抗旱、智能决策支持等措施的全面应用,智慧水务实现了对城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科学管理和智能决策。尽管智慧水务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面临着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人、加强跨部门合作与共享、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水务将在城市水危机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