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8点,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中楼村的李大爷拧开水龙头,当看到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时,他笑得合不拢嘴:“这水,真甜!”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津新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将东津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列为首批攻坚项目,统筹资金740余万元,全力推进中楼村、岳岗村中环水务管网延伸工程,着力解决4700余人“吃水难”问题。同时,抓好后岗村下水管网修复工程,积极向上争取维修资金,推动800余米污水管网修复工程,让污水安全排放。
东津新区将学习教育深度融入民生工作各环节,系统分析纪委监督、12345热线、信访平台等渠道的民生诉求。东津镇通过对发生率、群众反映频次、风险等级等多方面进行研判,开展安全饮水问题专项整治。
一场覆盖全镇38个村的大排查开始了。干部们走村串户,拧开水龙头查看,检查管道走向,最终查出69处供水“病灶”。怎么对付这些“病灶”?东津镇亮出了“法宝”——“红黄蓝”三色预警管理。以“红色雷霆”守住安全底线,用“黄色攻坚”补齐功能短板,靠“蓝色长效”筑牢制度根基。
69处供水“病灶”中,红色安全隐患19个、黄色功能性缺陷29个、蓝色管理类问题21个。东津镇通过建立分级管控体系,倒排整改时限,实现了整改资源的精准投放、责任链条的闭环压实和治理效能的系统提升,有力推动群众饮水从“喝上水”向“喝好水”迈进。
(襄阳日报 吴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