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50期 >2025-08-02编印

聚焦厂网一体与按效付费
区域排水体系研讨会在珠海召开
刊发日期:2025-08-02 阅读次数: 作者:中国水网 E20研究院

本报讯  近日,由E20环境平台、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区域排水体系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会议聚焦“市政排水体系体制机制及运维管理”,深入探讨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厂网一体化”改革与“按效付费”机制。

当前,市政排水体系面临管理(权责分割、资金不足、标准缺失)与实操(极端天气应对、系统治理、效率提升)双重挑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破解困境关键在于体制机制重构与技术创新协同。

“厂网一体”势在必行。多位专家强调,多主体管理导致的混乱凸显了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珠海市供排水管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童立分享了珠海经验:2017年台风“天鸽”后,珠海启动改革,建立了统一规划、建设、管养的厂网一体体系,明确珠海水控集团为全市统一管养主体,实现了“供排一体、厂站网渠一体”的全域管养和智慧化运维。中山公用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玉俊介绍了中山市中心城区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厂网一体化,并正积极拓展镇街业务。

“按效付费”破解困局。和毅咨询总经理万文清指出,长期“厂网分离”导致效能低下、责任模糊和资源浪费(如“清水挤占处理能力”)。建立以污染物收集效能、进水浓度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按效付费机制,形成“高效收集-优质处理-资金回流”闭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但落地需因地制宜设计考核体系、创新筹资方式及系统性改革。E20研究院的调研也揭示了资产权属划转、责任边界、管理模式与绩效考核等改革中的核心矛盾。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清环拓达董事长邓永峰、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汪家权等指出,技术创新对缓解财政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汪家权重点介绍了“智慧非重力排水系统”(真空负压技术+智能平台),其免大规模开挖、适应复杂地形、实现无泄漏收集等优势,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及敏感区域治理中展现出高效能,并助力构建“治污-循环-防灾”新模式。

呼吁协同行动。E20环境平台薛涛指出,行业升级面临资金困境(财政压力、调价动力弱)和技术路线不明等严峻挑战,需科研院校、水务企业、技术供应方形成持续协同,推动可持续发展。E20特邀研究员方晔、王强等也强调了各方主动担责、推动改革落地的必要性。

来自广州、深圳、佛山、南宁、青岛、株洲等多地水务企业代表参与了研讨,分享了实践经验与挑战。

(中国水网  E20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