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之一,其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2%,且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攻克污水处理行业协同减污降碳难题,是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首要任务。7月20日,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5年科学技术年会分会场,来自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围绕“双碳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技术重构及应用”这一主题交流思想、启迪智慧、分享成果。
会议上,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所长刘广兵以《建立碳核算方法 探索污水处理行业技术重构路径》为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涵盖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的碳核算方法。同时,提出通过降碳技术引导污水处理从“末端净化”到“全程资源化”的转变。南京大学教授朱文磊以《二氧化碳负碳资源化技术初探》为题,阐述了将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技术与污水处理厂耦合,实现减碳排放和资源化利用的路径。河海大学教授冯骞在题为《污水收集系统碳排放特征与低碳设计策略》中表示,通过科学设计管道坡度和加强定期维护,合理取消化粪池不会对城镇排水管网的长期运行效能产生负面影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政策标准所所长高爽在《污水处理低碳运行管理标准研究》发言中表示项目组编制的《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管理技术指南》涵盖污水处理全过程减碳、替碳、固碳,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管理闭环性以及针对污水处理厂技术经济的普适与引领特点,待报批后正式向社会发布。同时,建议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工艺优化算法、智能预警系统和远程诊断平台,并设立绿色低碳技改专项资金与税收优惠。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