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51期 >2025-08-06编印

“机械特工队”守护广州市民用水安全
刊发日期:2025-08-06 阅读次数: 作者:刘艺琳

本报讯  一个个身着铠甲的机器工人陆续上岗,为广州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与运维效率全面提升添翼护航。

滤池智能巡检机器人

作为首批上岗的智能设备,滤池智能巡检机器人承担砂滤池精密监控任务。该机器人配备高清视觉识别与AI分析系统,可精准识别池壁裂缝、液位异常及反冲洗效果等关键指标,有效替代传统人工“扫雷式”巡检。自2023年在北部水厂应用以来,巡检效率提升300%,在大幅减轻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实现全天候高效运作。

变配电室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部署于南洲水厂变配电室的变配电室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已执行了一段时间的沿预设轨道执行电力系统监测任务。其具备环境温度感知、设备异响捕捉及仪表数据自动记录功能,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高频次、高精度巡检。自2024年启用以来,巡检频率提升50%,巡检效率倍增,有力保障水厂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超大口径原水管内窥机器人

该机器人专为大口径原水管检测设计,配备大功率推进装置,可在管道内逆流行进2000米。集成的透雾摄像机与水声传感器技术,使其能精准识别微小渗漏点。其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供水管道“在线检测”,作业期间居民用水不受任何影响。

沉淀池池壁智能清洗机器人

该机器人为攻克沉淀池壁清洗难题而生,可在水下500毫米区域作业,以150米/小时的速度高效清除污渍与藻类生物膜。其“不停池、不断流”的清洗模式,彻底改变了需停池断水的传统作业方式,显著提升了水处理效率。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

南洲水厂部署的4台无人机及配套智能基站实现了原水管线“云端”立体巡检。其覆盖3公里管线仅需约20分钟,效率为传统人工巡检的5倍。无人机特别适用于公路段、深夜污染源排查及暴雨后险情勘查等人工难以高效覆盖或存在风险的场景,成为供水安全的“空中哨兵”。

从滤池监控、电力保障、管道检测到水池清洁、空中巡查,这支多元化的“机械特工队”正深度融入广州城市供水网络。它们作为高效、精准的“隐形守护者”,通过科技力量持续提升巡检效能与供水安全水平,为广州千万市民的用水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刘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