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水务集团蜀山供水分公司党支部
合肥水务集团蜀山供水分公司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12月,现有支委5名,党员30名。近年来,党支部始终坚持特色引路、实践育人,创建了“两培两带 工匠摇篮”党建特色,着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能手,把骨干能手培养成党员,通过“老带新”“师带徒”途径,打造基层工匠的“摇篮”,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以党建“红色引擎”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凝心——坚持“学”字当头强基础
党支部坚持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提升并行,引导党员和青年团员重视理论学习,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创新开展“我学习·我践行·我分享”活动,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推动学用结合,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20余次、专题研讨30余次、实践教育50余次及志愿服务80余次。支委班子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400余人次,了解党员职工思想动态,筑牢“思想堡垒”。同时,弘扬清廉之风,组织廉洁专题学习100余次,每季度召开相关会议,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参观党性教育基地,打造特色廉洁文化阵地,营造正风肃纪良好氛围。
育才——坚持“实”字着力重培养
支部始终从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出发,以培养具有出众技能和良好品行的专业人才为己任,将人才培养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厚植高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精准定位 “选苗”。聚焦分公司党员职工专业技能和发展,按新老员工、岗位差异、工作特点实施 “塔基、塔身、塔尖” 金字塔式培养,依党团青年需求定制技能人才、劳动模范、科职人员、管理人员 “学习地图”,构建上下联动的培育模式。
精心搭台 “育苗”。组建以支部书记为 “顾问”、支委成员为 “助教”、党员技术能手为 “老师” 的授课队伍,变 “端菜” 为 “点菜”,教学涵盖管网运维、水表抄催、供水服务等,开展常态化课堂教学 58 次,通过 “传帮带”“结对子” 指导青年备战省市大赛 10 余场次。
精细管理 “护苗”。加强技术人才交流,鼓励参与 “技术沙龙”“经验交流”,组织劳动竞赛、师带徒活动 12 次,重点培养一线青年,已造就优秀工匠团队,培养出 5 名 “塔尖人才” 代表集团参赛,10 余名储备人才正向 “塔尖” 迈进。
实战——坚持“干”字为要显担当
从“培养”到“锻炼”,党支部规划了一条有的放矢、前景明晰的成长通道,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在“实战”中检验本领,补齐专业短板和经验盲区,增加更多的成长契机和发展空间。
急难险重时党员冲锋在前。主动下沉项目关键点,参与西二环路、清溪路等路段24小时巡检,保障磨墩水库至七水厂原水管通水时,16名党员先锋带头值守荒郊14公里路段近17小时,彰显模范作用。
攻坚克难中党员实干在前。夏季防汛轮值消除“七种桥”管道隐患,防寒抗冻时开展防冻保温、为用户送水,大型管网抢修中成为重要力量。
志愿服务里党员奉献在前。赓续雷锋精神,老党员“传帮带”助力年轻党员成长,走访科大讯飞等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连续10年结对老年公寓开展助老助学,获赠几十面锦旗。
党建领航,打造了人才“蓄水池”,激活了发展“新动能”。2024年,党建特色入选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党支部荣获市国资委系统“五星党支部”,青年党员何子航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摘得金牌,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党支部培养出的孙超、李昀蔚等先进典型,在全国供水排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长三角地区供水行业供水管道工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中也荣获佳绩。党员职工争做岗位“先锋兵”,自觉将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与供水保障工作紧密结合。面对每一次的急难险重任务,党员先锋都以出色的战斗力,解决用户“急难愁盼”问题。他们努力筑起供水服务保障坚强后盾,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