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556期 >2025-08-23编印

从“跟我上”与“给我上”看新时代领导干部的担当
刊发日期:2025-08-23 阅读次数: 作者:李善科

●绍兴柯桥环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李善科

近期,我积极投身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学习,当读到“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的区别时”,触动颇深,也让我不由想起了革命战争片中常常看到的两种冲锋画面。一字之差,折射出截然不同的领导哲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跟我上”所代表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冲锋精神,依然是凝聚人心、攻坚克难的核心密码。

历史基因的精神密码

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到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中华文明自古崇尚领导者身先士卒。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每战必着鲜红披风立于阵前,中国共产党人在长征中形成了“干部冲锋在前、撤退断后”的铁律,这些印记共同构成了民族精神谱系中的先锋基因。毛主席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个比喻揭示了领导力的本质形态——以身示范的引领而非居高临下的驱使。

“头雁效应”的当代诠释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场,无数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责任:黄文秀驾车穿梭百坭村九曲回肠的山路,毛相林带领村民在绝壁上凿出“天路”……他们用身体力行诠释了“跟我上”的现代内涵。当前,在国资国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柯桥水务集团正在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蹲点”的“领雁”工作机制,一本本密密麻麻的蹲点日记就是党员领导干部“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的有力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当领导干部以“我先来”的姿态冲锋时,激发的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破局攻坚的实践逻辑

从年初柯桥“新春第一会”发出的“勇挑大梁、狠抓落实”的动员令,到区委党建工作暨干部作风建设推进会深刻剖析出的部分党员干部仍存在因循守旧“不敢闯”、避难塞责“不敢担”、佛系躺平“不敢拼”等七大作风短板,彰显了区委区政府刀刃向内、动真碰硬的坚定决心。面对项目投资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基层治理提升、各类污染防治等各项重点工作,“给我上”式的层层发包往往导致责任虚化,成效不佳。而“揭榜挂帅”机制之所以奏效,关键在于主攻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一线,常常看到村支书们开“卷”短视频,“花式代言”以最小成本激活本地资源,这种“躬身入局”打破了“领导动嘴、群众跑腿”的怪圈,既体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更拉近了干群关系。

关键节点的继往开来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节点,柯桥党员领导干部更需深悟“跟我上”的政治智慧。这不是简单的姿态表演,而是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认知。当乡村振兴需要拓荒者时,当技术攻关呼唤破冰船时,当改革深水区期待摆渡人时,领导干部的脚印应当成为最清晰的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曾引语:“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干部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只有一个个敢于冲锋在前的党员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良好作风去带动,才能进一步引领柯桥党员干部把“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优良传统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自觉。

风霜雪雨搏急流,战天斗地洒热血。在柯桥40余年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四千精神”还是“围涂精神”,都是本地党员领导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所积累的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的“跟我上”,既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挽起裤腿蹚泥水的勇气,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如此方能凝聚起柯桥百万人民“一起上”的磅礴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