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持续“炙烤”模式带动用水量急剧攀升,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水业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坚守岗位,迎酷暑、战高温,打响了一场保障城市供水“生命线”的攻坚战。
科学调度稳运行,守护供水“心脏”
作为城市供水的主力水厂,巢湖市水业有限公司三水厂在高温下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压力。厂区内机器轰鸣,热浪扑面而来。
“我们就像城市的‘心脏’,必须一刻不停地有力跳动。”8月20日上午,巢湖水业三水厂生产科科长王春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道,“高峰供水期间,我们把设备、生产单检、过程水质巡查频次增加到每天12次,重点对水泵、风机等关键设备进行测温散热,就像给它们‘体检’,确保高负荷运转不‘掉链子’。”
王春晖表示,8月份以来,三水厂日均供水量持续攀升,日均供水量达到16.8万立方米,最高峰出现在8月3日,达到了17.5万立方米的峰值。通过中控室内的自动化控制平台,三水厂与公司调度中心紧密联动,根据全市用水变化曲线,科学精准地调整机组运行和水厂出水量,成功应对了多次用水高峰,确保了出厂水压稳量足。
严密监测保水质,筑牢入口“防线”
面对高温“烤”验,巢湖水业水质检测中心进一步强化对原水、出厂水及管网水的监测力度,大幅增加检测频次与采样密度。
近期,水质检测中心化验员对全市18处市政管网点进行检测,重点关注余氯、浊度、菌落总数等关键指标,确保末端用水质量符合标准,让市民用水更安心。与此同时,管网巡检人员顶着烈日,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对市政消防栓进行系统性排气与水质检测,坚决守好供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巢湖水业水质检测中心主任李瑞表示:“‘秋老虎’来势汹汹,我们全面落实24小时轮班监测制度,做到‘人机不停、响应及时’。在依托在线仪表实时动态监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的精准研判,尤其加强对高温敏感指标的预警与控制,确保任何细微水质变化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快速响应解民忧,争当抢修“先锋”
8月20日上午11时许,巢湖市粮源小区的水泥地面下,一根DN20毫米的PE表前管发生爆裂,清水迅速涌出,在地面形成一片水洼。居民报修电话打进供水抢修(服务)中心时,抢修队员正在附近路段进行日常巡检。
“收到!15分钟内赶到!”抢修班长高飞翔挂断电话,立即携带工具包奔赴现场。撬开井盖、定位漏点、切割管道……队员们穿着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在烈日下紧张有序地作业,汗珠不断顺着安全帽带往下滴。不到10分钟,破裂的管道便被成功修复。随着阀门缓缓打开,居民家中的水龙头再次流出清澈的自来水。
“持续高温导致管道热胀冷缩,尤其容易使老旧管网出现故障。”供水抢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红涛介绍,为应对高温天气,抢修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每月组织对全市市政管网进行全覆盖巡查,并借助智能监测系统提前排查隐患,推动管网维护从“被动修漏”向“主动防护”转变。
(来源:巢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