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561期 >2025-09-10编印

他们在幕后确保这场世界瞩目的大会胜利举行
刊发日期:2025-09-10 阅读次数: 作者: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本报讯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作为首都供水保障的中坚力量,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保障要求,从落实水源看护责任、强化管网安全保障、科学实施供水调度、加强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多维发力,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最细措施为重大活动期间首都供水安全保驾护航。

高位统筹,全面筑牢安全生产基石

集团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供水保障总体方案及各类专项方案、预案,逐级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到位、执行有力。

集团加强供水厂站、水源地、水源井运行情况检查,逐点落实看护责任,细化巡护要求,加密巡视频次。与水务部门共享原水数据,及时精准调整水厂制水工艺参数,确保出厂水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同时成立管网运行服务保障组,下设10个保障分队、6组保障单元、4个应急保障小组、4个机械备勤组,共派出260余名保障人员,负责重大活动期间重点区域管网保障工作,助力纪念活动顺利举行。

全力以赴,高效完成管线设备排查

集团对重点保障区域管线及附属设施进行排查,累计完成600余公里管线、11000余座设备井的13轮次掀盖检查。禹通公司东四维修所经理刘伟凭借专业技术和敬业精神,多次带领听漏人员准确定位并消除管网隐患。禹通公司百子湾维修所管道工陈佳辉,每天清晨5点从维修所出发,按照任务单逐一排查点位,最多一天奔波40余公里。无论日晒雨淋,他没有请过一天假。管网管理分公司第二管理所闸门班班长郑涛,在一次开关闸任务中拉伤腿部韧带,却依旧坚持参加保障期间的每一轮巡视。

为动态掌握管网运行状况,集团在全市重点区域内布设约3600处噪声记录仪,通过监测管线噪声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置管网漏损隐患,平均每日采集、分析噪声记录仪数据超1.2万次。数据采集工作也从以往的人工实地收集升级为定时远端传输,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监测效率与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管网管理分公司漏失控制科杨光每日细致做好异常数据分析对比,及时派单现场核实情况,有效形成闭环管理。管网管理分公司第三管网管理所江岩、禹通公司北洼路维修所赵颃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协助有关单位高效处置一起管线漏水事故,收获连连感谢。

精准施策,有效降低管网运行风险

为进一步保障管网运行安全,集团提前对重点区域内管线及附属设施进行优化改造,累计更换或加装设备设施170余座,优化改造管线1300余米。期间,禹通公司副总经理徐学良虽因病住院,却仍心系工作,每日协调沟通各项具体事宜,成了病房里格格不入的“低头族”。禹通公司长椿街维修所副经理何祥鹏,结合多年经验精心制定施工计划,高效带领团队完成长安街核心路段的紧急管网改造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此外,集团在重装行驶路段铺设钢板500余块,并全部进行防滑处理,确保重装车辆顺利通行的同时避免对地下供水管线造成影响。出于对市民出行安全的考虑,此次铺设创新使用冷沥青在钢板四周设置缓坡,不仅干燥速度快,还能减少颠簸,铺设后由专人负责看护。禹通公司磁器口维修所经理赵云鹏和白纸坊维修所副经理李伟,作为拥有丰富保障经验的“老兵”,主动挑起了这项重担。每当夜幕降临,路边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禹通公司运维保障科业务骨干马驰名和李志,始终冲在一线,破解了多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圆满完成保障任务筑牢了“钢铁防线”。

砥砺坚守,圆满完成供水保障任务

活动临近之际,集团为做好“最后一公里”保障,进一步加密重点地区周边管线巡视频率,将噪声记录仪数据收集频次提升至夜间每小时一次,同时综合运用DMA等技术手段,密切监测管网数据变化,动态掌握管网运行状态,全力守护管网安全。

1-北京.jpg

9月2日18时30分,全体保障人员整装出发,完成进场最后一轮管网及设施巡查后,于20时30分前到达指定点位。活动当天,集团6个保障分队、2组保障单元、4个应急保障小组、4个机械备勤组在各自责任区域内坚守,核心区外多个社会面应急保障值守点的保障人员严阵以待,随时做好与各保障队伍的内外联动与协调处置。他们同千千万万的幕后工作者一样,虽未能出现在镜头前,但砥砺坚守的身影始终坚毅挺拔。当看到装甲部队安全驶过核心区域,保障队员们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那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自豪!历时202天,纪念活动保障任务被画上圆满句号。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履行“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职责使命,让首都水脉持续奔流涌动,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动能。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